神木市第三中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神木市第三中学 2023-10-08 10:42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和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结合学校实际,制定落实“双减”工作实施方案。

一、

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学校高质量发展,构建学校良好教育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有效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规定,保障学生休息的权利,遵循教育规律,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工作目标 

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进一步提高作业布置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和家长相应的负担一年内有效减轻、两年内成效显著。 

(三)加强领导 

学校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统畴推进学校“双减”工作全面、高效、有序进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全体党员、校委会成员起到先锋作用。学校“双减”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刘机林 

副组长: 高智平  刘小军  李晓红 焦永利 刘子雁 

组  员: 张  伟  高晓勇  苗  珺  折永林杨建军  李  琴  尚  锋  阮彦云

二、

实施细则

(一)作息时间 上课时间初中部不早于8:00、小学部不早于8:20,就寝时间初中生22:00前、小学生21:20前,合理安排午休,初中生保证9小时睡眠时间、小学生保证10小时睡眠时间。 

(二)均衡编班 实行“阳光分班”,通过电脑摇号的方式均衡编班。不组织任何形式的分班考试,不以任何名义设置重点班、快慢班。 

(三)体育锻炼 每天设置30分钟“阳光体育”活动时间,由体育老师引导。每天保证校内、校外各1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安排4节体育课。 

(四)考试安排 小学一、二年级不组织任何形式的纸笔考试,小学其他年级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各年级每学期安排次期中考试、一次期末考试。不公布考试结果、不排名,不以考试成绩分班、排座位。 

(五)课后服务 学生自愿参加课后服务,课后服务不讲授任何新课,服务内容以辅导答疑、拓展学习空间为主,开展科普、文体、艺术等兴趣小组及社团服务,初中晚上开展自习班。 

(六)离校要求 学生放学后可完成剩余书面作业,鼓励学生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开展有益的阅读和文体活动。 

(七)减轻过重作业负担 

1.因材施策。教师要精心进行作业布置,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增强作业的层次性、适应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学生的不同发展需求;要针对学生的能力和书写等因素把作业划分为“必做、鼓励做和选做”三个层次。 

2.激趣创新。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独立性、责任心、创新精神。要避免因作业过多或难度过大而出现的敷衍、抄袭问题。 

3.合理布时。把握作业内容、形式和总量,严禁教师挪用挤占自习课时间。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作业时长不超60分钟并在校内基本完成,初中作业时长不超90分钟且大部分在校内完成。 

4.遵法守规。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短信和电话通知等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5.亲批亲改。教师必须亲自批改作业,严禁家长、学生代劳。

6.作业布置基本要求。立足学生学习活动整体考虑,系统、科学、合理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引导学生自觉预习、及时整理和巩固所学知识,并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切实减少简单记忆、机械重复的练习,精心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重在迁移运用的作业。作业布置数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配置要有梯度,以学生的认知能力、学习状况、实际发展水平为依据,不得布置超越学生能力的作业。鼓励音乐、美术、体育及科技等学科布置适量的实践性作业。加强作业形式的灵活性和生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

构建良好教育生态

立|德|树|人|


返回首页阅读 308